首页
新闻
生活
人物
基层
商讯
企业
农业
教育
财经
文体
房产
美食
美景
风情
论坛
电白区地势背山面海,南部沿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拥有漫长..
信宜市是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也是粤西唯一的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市森..
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饮食文化的发展也反映了一个城市文化发展的过程。岭南地区..
电白
群众希望早日建好新大桥(图)
2009-02-05 10:21:20  来源:名升网 【 繁体】 评论:0

每天靠渡船过河的群众多达5000人 记者 吴祖光 摄

  电白县霞洞镇甘村大桥(即牛牛乸堀大桥)自今年1月16日发生坍塌后,附近近2万名村民出行大受影响。至今半个月过去了,当地村民出行情况如何呢?昨日上午,记者前往了解得知,有关方面施行便民之举,设置渡口安排渡船助群众安全过河,较好地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问题。

  大桥坍塌群众出行难

  1月16日下午5时多,早已是危桥的甘村大桥突然坍塌,幸霞洞镇及甘村村委会及时封桥,没有造城人员伤亡事故(详见本报1月18日第二版报道)。

  建于1979年的甘村大桥位于沙琅江上,全长220米,桥面宽4.5米,由水利部门供给建筑材料,当地村民筹款并出动劳力建成,惠及附近的上甘村、下甘村、黄竹山和竹林等4个村委会及一些农场连队近2万人出行。

  因甘村大桥是附近一带唯一的过河桥梁,而距离该大桥最近的桥梁是10公里处的观珠镇新河桥。甘村大桥坍塌之后,附近2万群众出行因此大受影响,绕行过河既费时又费力,且路窄难行,连摩托车也难以行走,更兼道路偏僻很不安全,尤其是到了晚上就无人敢于涉足。

  甘村等地的村民,平时购买日常用品等一般都要过河到霞洞圩,至于购买建筑材料、化肥农药之类,就更要到圩上才行。而村民们种植的农产品如水果、蔬菜等,也大都要拉到圩镇上销售,养殖的禽畜、鱼类等,也只有放到霞洞圩出售,因此要经过沙琅江,经过甘村大桥。当地的一些中小学生,上学放学也只能从桥上通过。桥断之后,村民只好望河却步。

  安排渡船便民过河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甘村大桥断桥现场。断桥依然分为三堆残骸散布于两岸及江心,与桥断之初没什么两样。要说有所变化的是,距离断桥不远处的下游两岸,各设置了一个简易渡口,两艘渡船代替了最初的一艘运沙船载人过河,让人感到规范、安全了很多。

  桥断之初,记者到现场采访时,曾看到一艘用来运载河沙的机动木船往来于两岸运载群众,该船只有两边勉强可供人站立,中间则是用来堆放河沙的深舱,不能载人,且船两边无护栏,更无救生设备,用作渡船安全系数极低。

  据甘村村委会一位村干部介绍,因为每天要过河的群众极多,新桥梁在近期内又不可能建成,考虑到方便群众过河的问题,当地曾调来一艘运河船作临时渡船用,免费搭载群众过河。有关海事部门得知这一情况后,考虑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制止了这样不规范也不安全的行为,取缔了运沙船作渡船之用途,然后采取方便及安全双举措,设置临时渡口,安排两艘合格的渡船搭载群众过河,渡船采用平底舱、高护栏、配备救生衣、救生圈及跳板等相应设施,有效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问题。

  渡船费偏高盼早建新桥

  一位姓崔的村民告诉记者,自从开设了新渡船之后,群众过河的确方便了不少。渡船每天早上7时开行,至晚上6时停行,遇到人多的则开行至晚上7时。船费则是每人1元,摩托车另加1元。老人及小孩则不收钱,自行车及其他物品也不收费。本来,按人头收费每人1元大家都可以理解,但摩托车就不应该另行收费了。现在的人出行基本上是骑摩托车或自行车的,即使是乡下也很少有人是徒步的了。再收1元摩托车费,实在是加重了群众的负担,不少人都希望取消摩托车收费一项。

  记者在河岸观察了一会儿,发现两艘渡船几乎一刻不停地来往于两岸之间,每隔5、6分钟就从此岸开到彼岸,而每次上船的群众都20—30人。按这样的情况推算,每天过河的群众有5000—6000人。

  当地群众希望,最好能及早建设一座新大桥,以彻底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而据记者了解,关于建设新大桥的问题,有关方面也正在筹划之中,争取上级扶助,当地政府部门协助,老板资助、群众捐助,共建新大桥。(吴祖光 谢晓芳 钟丽梅

茂名时空网 www.mmsk.com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打印】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文章排行榜
最新 精华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