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生活
人物
基层
商讯
企业
农业
教育
财经
文体
房产
美食
美景
风情
论坛
电白区地势背山面海,南部沿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拥有漫长..
信宜市是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也是粤西唯一的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市森..
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饮食文化的发展也反映了一个城市文化发展的过程。岭南地区..
财经
活力茂南 和谐茂南(图)
2008-12-31 09:55:05  来源:名升网 【 繁体】 评论:0

──茂南区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诞生于1985年的茂南区,昂首阔步走过了23年历程。23个风雨春秋,茂南区历届区委、政府带领全区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以高昂的热情、创新的思路、务实的举措,攻克了发展中的一个个难点,打造了发展中的一个个亮点。从1985年到2007年,全区经济总量从1985年的1.16亿元,跃升到2007年的68.7亿元,增长28倍,年均增长16.1%,比全市年均增长高出3.5个百分点;全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从1986年的1559万元,跃升到2007年的2.1亿元,增长12.9倍;农村人均纯收入从1985年的387元,跃升到2007年的4989元,增长10.3倍。23年来,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100亿元。

  这一连串数字,深刻见证了改革开放给茂南带来的巨大变化。2008年1月至10月,尽管遇到全球性的金融海啸,但茂南经济逆势快速平稳增长,继续保持了连续几年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居于茂名市前列,形成了一个实现跨越式发展,争当经济发展排头兵的格局,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82482万元,同比增长20.5%,增速比全市快12.8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95715万元,同比增长24.2%,增速比去年同期快23.1个百分点。今天的茂南是一个政通人和的茂南,是一个充满活力而和谐的茂南。

  国家计生委副主任王国强(左五)在市委书记罗荫国(右三)、茂南区委书记何俊海(右二)等领导的陪同下到站前街道高凉南社区居委调研。

  市长邓海光(左三)在茂南区委书记何俊海(右三)等领导的陪同下到擎海运动器材厂调研。

  省科技厅厅长李兴华(右三)与市、区领导郭元强(右四)、江中南(左一)等领导一起到三高良种繁殖基地调研。

农业 从低效到高效、从零散到集约、从传统到现代的飞跃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区委、区政府根据茂南的区位优势,依托城市,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三高”农业、“城郊型”农业、“都市型”农业,23年来,茂南农业实现了从低效到高效,从零散到集约、从传统到现代的飞跃,形成了禽畜、速生丰产林、罗非鱼、水果、蔬菜、甜玉米等六大农业产业。2007年农业总产值19.35亿元,比1985年增长13.7倍,水产畜牧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6%提高到近60%。全区罗非鱼苗年产达6.3亿尾,产销量超过全省总量的三分之一,牢固确立茂名“金三角”罗非鱼产业中心地位,成为全国规模最大、质量最好的罗非鱼商品鱼苗生产基地。2007年,全区肉鸽出栏量达到580万只,占茂名市全市总量的40%以上。茂南农业的发展,催生了一大批农业龙头企业。目前,全区共有农业龙头企业20多家,建成了130多个“一村一品”村和20多个农业产业组织,带动全区35%以上的农户开展产业化经营。茂南农业正向现代的品牌农业、绿色农业、旅游农业大踏步迈进。

工业 从乡镇土法作坊到超亿元企业群的跨越

  改革开放之初的茂南,工业企业不多,上档次有规模的企业就更少,有的企业还是土法作坊。曾几何时,年产值千万元企业、亿元企业是茂南人孜孜以求的梦想。如今,在茂南这片不算很大但却充满活力和激情的土地上,年产值千万元企业比皆是,亿元企业有了,年产值数亿元的企业也有了!从乡镇土法作坊到超亿元企业群体的诞生,这是改革开放这个伟大时代的巨变,这是历届区委、区政府带领全区人民发奋图强,艰苦创业的伟大成果。历届区委、区政府确立和实施“工业立区”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区内中央大企业辐射以及高岭土资源丰富的优势,围绕茂石化、高岭土资源和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突出发展工业,形成石油化工、高岭土深加工以及农产品深加工三大产业群体,三大产业群体创造的增加值占全区工业总量的78%以上,一批具有茂南印记的特色工业产品响誉国内外。1996年全区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0亿,2000年全区工业总产值突破20亿,2000至2004年,以每2年增加10亿产值的幅度增长,2004至2007年,以每年增加10亿产值的幅度增长。茂南工业走上了加快发展和科学发展的轨道。从1985年到2007年,全区工业总产值从0.44亿元跃升到71.6亿元,增长160倍。

第三产业 从小商小贩到规模餐饮、商贸、房产的飞跃

  茂南作为茂名市的市辖区,发展第三产业条件得天独厚。历届区委、区政府都把第三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着力点,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全力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扩大和完善了八个镇的集贸市场,建起了粤西最具规模的三鸟、蔬菜、水果、成衣、家具、建材、农副产品以及汽车等各类大型的专业市场。全区各类专业市场总面积超过四十多万平方米,人均占有市场面积居全市前列。近年来,该区餐饮、商贸、房地产和城市物流业发展更是红红火火、风生水起,推动茂南第三产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3年来,茂南第三产业实现了从零散的小商小贩到繁荣的餐饮、商贸、房产以及城市物流业的飞跃。198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仅0.76亿元,2007年达到45.69亿元,增长了57.2倍。1985年该区第三产业总值仅2500万元,2007年第三产业生产总值32.85亿元,增长130多倍,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0.6%,在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85年的22.2%上升到47.8%。

基础设施建设 从“路难行”到水泥公路四通八达的跨越

  改革开放以来,茂南区历届区委、区政府都把基础设施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科学规划,积极推进,一届接着一届干,一项连着一项上,历经艰辛,终于彻底改变了茂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落后的旧貌。2000年打响“村村通公路”大会战以来,通过政府投入、发动群众以及各界人士捐资、捐物、献工、献勤,茂南乡村公路建设高潮迭起,捷报频传。最近五年,该区乡村公路建设进入加速发展的时期,投入2.3亿元,新建水泥公路516公里,其中县道50公里、乡道288公里,村道178公里。2008年,该区农村公路达到800公里,水泥(沥青)公路所占比率由2002年初的6%跃升至目前的74.3%,94%的农村行政村和超过70%的自然村通上了水泥公路,昔日路难行的现象已被四通八达的水泥公路网所代替。切实加强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4000多万元推进茂南工业新规划区的道路、供水、供电、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相继完成1600米道路硬底化和2000米雨箱涵工程、3.5万伏和1万伏供电专线、5000米排污总管工程、日产5000吨自来水厂等项目建设。累计投入数亿元推进茂南城郊工业园区的水、电、路、桥等基础设施建设。光华南高架桥、茂南大道等一批重点路桥建成通车,茂南城郊开发区与茂名市区融为一体,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此外,随着全长20公里的城区防工程以及一批乡镇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的建成,茂南基础建设日新月异。目前,该区供水、供电充裕,交通发达,环市公路、高水一级公路、广湛高速公路贯通,公路纲络四通八达。通讯网更是城乡全面覆盖。日臻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加上优惠的政策、优良的服务,茂南已成为一个正在崛起的新的投资热土。“大亚木业”、“碧桂园”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大企业纷纷落户该区。仅落户茂南城郊工业园区和茂南工业新规划区的企业就有近100家,年产值近20亿元。

农村建设 从落后的乡村向美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迈进

  走进今日的茂南村镇,一幅幅富裕文明的美丽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呈现在眼前:宽敞的厂房,漂亮的乡村学校,四通八达的乡村水泥路,舒适整洁的乡村环境,深受欢迎的乡村文体娱乐设施……大部分农民过上了城市居民般的日子。茂南区历届区委、区政府带领全区人民艰苦创业,历经艰辛,终于将昔日落后的乡村变成了今日美丽的人居家园!历届区委、区政府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把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全面落实党的各项惠农政策,切实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维护农民利益;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坚持统筹城乡建设,强化乡村规划,推进农村改水、改厕、改路、改灶、改房工作,净化美化乡村。特别是近年来,区委、区政府按照省、市的要求,积极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工业化为主导,以城镇化为依托,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走出了一条“三化”联动解决“三农”问题的新路子,茂南农村经济进入加速发展的轨道;积极实施“十项民心工程”,着力解决农村“一保五难”问题,农村住房、道路、卫生、教育、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迅速发展。投入3.7亿元,帮助全区农民告别了泥砖房;全区94%的行政村和70%以上的自然村通上水泥硬底化道路,部分村庄建起了环村路、地下排水设施、路灯及文化活动中心。积极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扩网达到1500多公里,自来水普及率达到65%以上。全区100%的村镇通电、通电话、通有线电视,全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100%。

社会事业 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成果

  茂南区历届区委、区政府在抓好经济发展的同时,切实抓好各项社会事业的建设。建立和健全了公共卫生、疾病防控和社区医疗服务体系。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积极排解社会矛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抓不懈。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涌现了一批文明镇(村)、文明街(居)、文明学校、文明企业等先进典型。推进和巩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危房改造、创建上等级学校工作成绩显著。2000年以来,小学初中毛入学率达到100%。着力推进科技工作。科技事业取好成绩,培育了省级高新技术企业6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15家,拥有省级研发中心1个,市级研发中心4个。劳动就业工程取得好成效。2007年全区在岗职工人数16万多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5万元,分别比1985年增加10万多人和1.4万元。2005年以来,全区累计新增就业岗位近2万个,转移农村劳动力近20万人。

  同时,茂南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解决农村“一保五难”问题,以建设和谐茂南为目标,以加快实施“告别泥砖房工程”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推进解决“一保五难”问题,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让广大群众从身边的细小变化中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共同享受到改革开放成果,进一步增强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号召力,提高社会“和谐度”。(黄林明 朱爵海

Tags:活力 和谐
茂名时空网 www.mmsk.com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打印】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文章排行榜
最新 精华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