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生活
人物
基层
商讯
企业
农业
教育
财经
文体
房产
美食
美景
风情
论坛
电白区地势背山面海,南部沿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拥有漫长..
信宜市是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也是粤西唯一的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市森..
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饮食文化的发展也反映了一个城市文化发展的过程。岭南地区..
财经
掀起茂名新一轮发展潮
2011-01-18 08:54:38  来源:名升网 【 繁体】 评论:0

掀起茂名新一轮发展潮
罗荫国在市委九届九次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摘登)

  发展篇

  过去一年,可以概括为新世纪以来“四个前所未有”:我们遭受的自然灾害之严重前所未有,我们承受的政治压力和冲击之大前所未有,我们干事创业的劲头之足前所未有,我们取得的成效之显著前所未有。在种种逆境、压力和困难之下,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并没有出现任何波折,反而呈现出发展明显提速、效益明显提高、后劲明显增强、群众得实惠更多的喜人局面,取得了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超出全省平均水平的显著成绩。这种良好的发展态势来之不易,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以科学发展观为重要指导方针

  把握历史机遇,应对各种挑战,推动茂名经济在又好又快的轨道上运行,离不开科学发展观的指导。特别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对于有效把握和利用各种发展机遇,克服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解决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长远指导性。《建议》对“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了科学筹划和决策部署,涵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领域,突出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应当重点实施的重大战略任务,全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把《建议》提出的宏伟蓝图、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规划好、部署好、实施好,就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重要指导方针的具体体现,就能找到化解前进中各种困难和问题的有效办法,使我市经济社会在今后几年乃至更长的时期内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既定发展思路不动摇

  实践证明,市委提出并在“粤西两会”上得到汪洋书记高度肯定的“三个再造”、跨越发展的目标思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符合中央和省委要求,紧贴茂名实际,必须坚定不移、持之以恒地贯彻实施。按照本次全会的部署,在当前、“十二五”乃至今后十年,我们的战略目标十分明确,就是实现“三个再造”、实现“三年大变化,十年大跨越”。

  ——工作的主题主线: “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工作方针:要坚持“发展抓项目,改革抓创新,和谐抓民生,保证抓党建”。

  ——发展定位:要全力打造“三个基地”,即世界级石化基地、全省重要能源物流基地、全省特色现代农业基地。

  ——发展特色:要毫不动摇地推进“四个转变”,即推进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传统工业形态向新型工业形态转变、生产型经济向生产服务型经济转变、工矿配套城市向区域中心城市转变。

  ——主攻方向:要“兴现代产业、造滨海新城、建幸福茂名”。

  ——突破口:以打造“世界级石化基地”为突破口,以市、县两级园区为载体,强力推进以石化、食品加工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和以能源、农产品为主的现代物流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构建具有鲜明茂名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以滨海新城规划建设为突破口和示范,强力推动和促进各县城、中心镇的发展,迅速提高我市的城市化水平。

  按照这个思路干下去,茂名的发展大势就将不可逆转,茂名“十二五”的宏伟蓝图就一定能够如期实现。

  提高干部落实力执行力

  思想决定行动,想法催生办法,作风决定工作成效。把美好蓝图变成现实,前进之路不会平坦,但是我们并不缺乏踏平坎坷、实现茂名发展新跨越的信心和力量。这种信心和力量,来源于“十一五”期间我们战胜“黑格比”台风、“9·21”特大暴雨洪灾等自然灾害,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冲击所取得的发展成就,来源于市委对“十二五”时期茂名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清醒把握,来源于本次全会对今年及“十二五”时期的科学谋划和部署,来源于省委、省政府对我市发展思路、发展战略的高度肯定以及全市干部群众的认同和支持。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在开启“十二五”发展的新征程中,各级领导干部务必要坚定信心,自加压力,坚持高标准定位与务求实效并举,把宏伟目标变成一项项具体任务、一个个具体项目、一副副责任担子,放在我们每一位领导干部的心上、肩上。担子很重,但很光荣。我们这些领导干部有幸成为茂名发展的组织者、规划者、执行者,就要勇于肩负起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重任,学会在压力中担当,在担当中有所作为、有大作为。只要我们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以奋发有为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作风干事创业,乘势而上,坚持咬定目标不放松,团结拼搏不折腾,务实行动不懈怠,茂名的发展就会迎来一个大变化、大跨越的黄金时期。

  群众篇

  [为什么]

  群众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党中央的要求

  ●群众工作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执政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它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关系到民生福祉的改善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深刻阐述了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群众工作方法等重大问题,强调“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实现‘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必须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

  ●汪洋书记在省委十届八次全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专门作了主题为“永远和人民群众在一起”的讲话。他强调,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是一道必答题,而且是只能答好的必答题。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和落实正确的群众观,以创新务实的精神做好群众工作。

  群众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同时,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的民生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随着形势发展变化和党员干部不断新老交替,群众工作也出现不少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 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使各种利益关系、价值观念更加多元化、复杂化,各方面的问题和矛盾比较集中、相对突出。2010年,全市到省集体上访共880人次,进京上访99人次,虽比2009年有所下降,但仍处于高位态势,而且呈现上访人员群体化、上访行为组织化、上访情绪激烈化倾向。如果处理不及时、不妥当,就会小事变大事、大事变恶事。

  [怎么做]

  我市群众工作的形势仍然严峻,任务仍然相当艰巨,必须从观念、机制、方法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
工作理念:树立“三个观点”

  ●执政为民的观点

  我们必须时刻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和理念,把亲民、爱民、为民、惠民思想贯穿到实际工作中去。汪洋书记指出,要坚决纠正在对待群众利益问题上出现的“拖”、“躲”、“捂”、“推”等与执政党宗旨不一致的做法,为群众主持公道,为群众说话,成为群众合法权益的“守护神”。

  ●民生为重的观点

  “十二五”规划涉及的许多社会发展问题都是民生问题,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解决好这些问题,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按照省委的要求,从今年开始,市及各县(市、区)都要在年初公布改善民生办实事的计划,年末请统计局调查队调查统计,还要由群众来投票、社会来评选,并进行表彰。

  ●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点

  做群众工作要从点点滴滴的事情做起,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实际上都不是小事,为群众排忧解难往往是小事见精神、小事见灵魂、小事见大义。坚持到群众中去,“大干部”解决大问题,“小干部”解决小问题。只有解决好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四种机制”

  ●民意沟通机制

  继续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行党务、政务、警务、厂务、村务等公开工作,健全社会公示、新闻发言人等制度,对党委、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改革措施、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以及重大突发事件情况等,依法实行公开,不断扩大群众知情权。在完善传统意义上的信访大厅的同时,构建完善、快捷、高效的“网络信访大厅”,让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更多、更及时。

  ●民主管理机制

  开通“网络问政热线”、“市民议事厅”、“民声直通车”等,带头“上线”、“触网”,不做网络“菜鸟”、不学“叶公好龙”,使网络民意能够在领导决策和政策执行过程中体现出来。实行干部下访、调研制度,像汪洋书记要求的那样,各级干部要坚持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不当“走读干部”,不搞“远程指挥”,做到工作向上攀登,作风向下深入。下基层进行专项调研时,做到“三不”:不搞层层陪同、不作事先安排、不用记者随访报道。同时也要采取体验式、私访式、寻亲式和私谈式等多种方式开展调研。

  ●群众监督干部机制

  完善决策程序和议事规则,落实好政治协商规程,创造条件让广大群众监督政府,通过建立健全技术咨询、媒体公示、社会听证、群众论坛、人大政协监督制度,保证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意愿、建议及时表达,虚心接受群众的监督批评,不断扩大群众监督权。

  ●群众依法信访机制

  处理重大信访案件开诚布公、加强协调,形成认识和行动的高度统一,尽可能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加强引导群众理性表达诉求和维护权益,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对于群众合情合理合法的诉求,必须依法依规及时解决;对于群众提出的没有法律法规依据和事实依据的诉求,相关部门和责任单位必须做好教育疏导工作;对于上访过程中违法违规的,则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对于故意通过上访、缠访、闹访达到不执行法院依法、正确的生效判决的老上访人员,应出台强制教育措施,以维护法律的严肃性。

  方式方法:实现“五个转变”

  改革开放30多年,群众工作的形势、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群众”这个概念本身的内涵和外延与过去相比也有了很大的不同。许多同志感到,现在做群众工作老办法不灵、新办法不会,甚至出现了“与新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说不到一起去”的现象。出现这种干群关系不融洽、不和谐的情况,既有思想上、作风上的原因,更有方式方法上不能与时俱进的问题。

  新时期要把群众工作做好、做得有声有色,必须创新方法,做到“五个转变”:

  ——领导方法上实现由行政命令向教育引导转变,更加注重用民主协商的办法来解决群众的问题;

  ——管理方式上实现由简单管理向综合服务转变,更加注重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服务型、阳光型政府建设;

  ——工作重心上实现由群众上访向干部下基层转变,更加注重干部作风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工作方法上实现由“堵”向“疏”转变,更加注重用合理引导和科学分析的办法,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手段来处理复杂问题;

  ——工作力量上实现由少数部门努力向各部门齐抓共管转变,更加注重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形成全员、全方位服务群众工作的格局。(摘编、整理:谭筱、张禾、赵艺

茂名时空网 www.mmsk.com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打印】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文章排行榜
最新 精华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