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生活
人物
基层
商讯
企业
农业
教育
财经
文体
房产
美食
美景
风情
论坛
电白区地势背山面海,南部沿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拥有漫长..
信宜市是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也是粤西唯一的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市森..
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饮食文化的发展也反映了一个城市文化发展的过程。岭南地区..
高州
伯西祠:被遗忘的“高州第一祠”
2014-10-10 09:18:48  来源:茂名日报 【 繁体】 评论:0

  编者按:

  曾是粤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高州,具有悠久的历史。新石器时代,高州人就在这繁衍生息。五千年绵长醇香的高州文化,让人有强烈的探索欲。今日起,本报推出专栏《走读高州》,通过“游客+记者”的视角,实地探访高州各镇街的代表性人文景点,追溯高州的文化源头,展示高州的历史文化和当代文化,增强高州人的文化认同感。来吧,请跟随我们的记者,走向那迷人的历史文化名城高州。

  说起高州的人文古建,高州人总有近似的答案。几无争辩,冼太庙、宝光塔的万丈光芒,已让高州古城足够闪耀。

  而光芒之外,也有“沧海遗珠”,伯西祠算一例。在知情人的眼中,它是“高州第一祠”,甚至可与广州陈家祠相媲美。自清代建造以来,历经一个半世纪的悠悠岁月,伯西祠已鲜有人提及。时光静默如谜,笼罩着这座祠堂的前世今生。近日,记者带着诸多疑惑,走访了位于石鼓镇门前坡村的伯西祠。

  探访 清朝古建匿身农村小学

  中午时分,记者步入门前坡村委会天津塘村,经村民指引,到达天津塘小学门前。然而,茫目四顾,伯西祠却不见踪影。据闻,这座祠堂的面积达5000平方米,规模如此之大,按道理说,应该不难找。未料到,伯西祠竟是藏身在小学之内。

  天津塘小学是当地一个农村教学点,而伯西祠则位于学校东侧。进入校内,依然不能看清祠堂的面目。高处有郁葱的树木遮挡,低处有粉刷白水泥的砖墙围蔽,只依稀能辨青灰的檐角。从祠堂侧门入内,古色古香的韵味迎面而来,气氛刹那变得宁静而神圣。

  不单是因为祠堂的历史悠久,这其中,还缘于另一层意义。伯西祠也曾用作学校,是天津塘小学的前身。似乎,“老态龙钟”的伯西祠,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把教育事业的接力棒递给了新学校。

  但要比“老”,在近500年历史的冼太庙面前,伯西祠应当正值“壮年”,而伯西祠却过于“显老”。这当中的破败,随眼可见。祠堂内长满了高过人头的杂草、灌木,砖墙、瓦顶千疮百孔,石柱、木架残损腐朽,木雕、彩画斑驳陆离,建筑可谓岌岌可危。不过从整个建筑框架来看,恢弘的气势仍然如故。祠堂广三路,深四进,体现了传统的岭南建筑风格,难能可贵的是,又有西方建筑的风范。正殿设4个连续的拱门相互贯通,拱门辅以精美的龙凤灰雕图案,显得高贵、典雅,中西结合的风格由此可窥一斑。

  遗憾的是,穿过拱门之后,似乎再无亮点可陈了。祠堂荒废过久,为了避免浪费,2009年开始,村民李伟娟在前进正门大院养猪,并且成了祠堂的“守门人”,事实上,“过来的外人一年到头也没几个。”

  历史 “用牛车拉白银建祠堂”

  据《高州市不可移动文物名录》记载,伯西祠建于清代,是当地江氏后人为祀奉先人江伯西而建造,采用青砖瓦木构筑平房结构,总面阔37米,进深47米。

  又据高州市博物馆专家考证,祠堂原主体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清后期因防备盗贼而在两侧加建廊屋和围墙,使祠堂成为一座占地达5000平方米的闭合院落,时称镇安堡。

  考证资料显示,祠堂均为硬山顶、清水脊、陶瓦当和滴水剪边,抬梁和穿斗式梁架、侧廊用卷棚,受到以珠三角为代表的广府建筑影响。建筑体量较一般祠堂大,内外装饰丰富、精致,彩绘壁画、金漆木雕、灰雕不可胜数,祥云、花草、鸟兽、人物、吉祥文字等主题纹饰无所不包。柱础多为石刻须弥座,饰莲瓣纹、乳钉纹和缠枝花卉等,门前砧石、踏垛也多有几何纹饰。

  从建造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历经一个半世纪的风雨飘摇,伯西祠虽然已是沧桑巨变,但如此讲究和大手笔的建筑,在茂名地区都不多见。

  “传说当年用牛车拉白银来建造祠堂,江伯西是清朝的大户。”村民江炳生告诉记者。江炳生已年过七旬,是江伯西的直系后人。用牛车拉白银的说法,在江氏后人中流传,但是谁讲起头的,他并不清楚。不过,江伯西是清朝大户的身份,应该没有异议。

  “江伯西是江氏十三世,到我应该是第十七世。”江炳生说,只是江姓后人大部分已经离开乡村,到高州市外发展,甚至侨居海外,而包括他,留在门前坡当地的仅有三户。

  1991年起,天津塘小学新教学楼正式投入使用后,伯西祠便无人打理。对于伯西祠现今的窘况,江氏一族曾经多次商讨重建,只是资金缺口太大而作罢。也曾有人建议,通过置换产权或效仿开平碉楼的“领养”举措,加以维修利用,开辟民俗博物馆、民居博物馆或作其他文化用途。

  记忆 老学堂曾引来四方学子

  在老人江炳生的眼中,伯西祠的独特,除了血脉相承的宗族关系外,还包括一份母校情结,岁月越久远情愫越炽烈。据说,解放后,祠堂改为学校,开始招生,最多的时候容纳了300多学生。而江炳生就在伯西祠里面读了小学。

  与江炳生同一辈的陈树华老人也是从这里毕业出去,他回忆道:“当时来伯西小学读书的人很多,不单只是门前坡村委会的人,还有甘竹、低坡、西基山等村委会,甚至金塘镇南方、低山、桂山等村委会的人也是来这里读书。”

  对于当时读书的情景,陈树华记忆尤深,当时祠堂内设十几个教室,开班教学的年级包括了小学、初中和高中一年级。1990年,天津塘小学动工建设,投入了20万元,一年后竣工,伯西祠才逐渐淡出村民的视野。

  今年,陈树华上任门前坡村委会书记一职正好40周年,伯西祠的每次变化都有他的见证。历史上,伯西祠曾经四次改变大门的位置,传闻是风水不利的缘故。第一次因为朱屋村村民反对,把正大门改到南面。第二次黎童村、牛轭岭村村民反对,把大门改到上进。第三次因为天津塘村民反对,再把大门改到了二进。最后一次则改到了如今的位置,在四进南面角落。

  “伯西祠是少有的古建筑,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保护祠堂的土地不被非法侵占,为将来做规划提供保障。”陈树华预计,要重新修缮伯西祠,需要资金2千万。而伯西祠尚未核定为保护单位,这将是一个难题。(杨建雄 刘栋铭

茂名时空网 www.mmsk.com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打印】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文章排行榜
最新 精华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