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生活
人物
基层
商讯
企业
农业
教育
财经
文体
房产
美食
美景
风情
论坛
电白区地势背山面海,南部沿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拥有漫长..
信宜市是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也是粤西唯一的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市森..
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饮食文化的发展也反映了一个城市文化发展的过程。岭南地区..
茂名
寻访百年茂名:高州江湖怪杰——民间武术家黄鑫平(图)
2015-11-20 08:37:45  来源:茂名新闻网 【 繁体】 评论:0

  黄鑫平简介

  他长得身高六尺,虎背熊腰,身体魁梧。家居北较场附近,较场有一条跑马道,较场边有一座关帝庙,那时中青年人崇尚武术,常聚练武,黄鑫平拜教头黄国标、黄廷光为师,学得一身好武艺。关帝庙内有一把六尺余长、一百斤重的大关刀,他舞弄起来虎虎生风。他善使一把小关刀,砍、挑、拨、拖,飞快如风,他一个溜脚可溜一丈多远,他练武用的石锁约四十余斤,他用右手掌穿入举起能甩出三丈远,膂力惊人,能打开三四十人。

  生平事迹

  黄鑫平学武学医,不但武功娴熟,而且精医刀伤跌打。一农民与人殴斗,被人用鸟枪将屁股、大腿打成“米筛眼”,黄鑫平从衣袋内掏出一瓶药粉用水搅匀,给患者搽涂,第二天“铁砂子”突起,用针挑出,数日后痊愈。高城南郊村民械斗,一人被左轮手枪子弹打进大腿,不用开刀,用此法同样把子弹取出。很多群众身上生疮,红肿溃烂,他用自制的药膏给患者贴上,数日即愈。他一年四季不分寒暑,身穿棉衫,内缝十多个口袋,装满各种丹、膏、丸、散与鹅卵虫。他替人治病,不计酬金。病人送的酬金,他全部携带在身上,银元、铜板、硬币,约有十余斤。他一身都是药,一身都是钱银。

  黄鑫平家境清贫,为求生计,替当时茂名县曹江乡安良堡村人看守一口座落在上宫湾叫“美女献花”的山坟。传说此山坟若在年初一被人入去行走,该村的妇女则会乱伦(这是迷信),安良堡村人以该山坟下的几亩山?田免交田租送给他耕种糊口。方圆十里,村民皆知他的功夫了得,故无人敢近坟墓半步。

  民国十三年,他不幸患神经分裂症,经常口中喃喃自语,爱发傻笑,但从不打人,骂人。他替人治病,不计酬金,不喜欢吃大桌酒席,也不喜欢给他大面额的钞票,爱吃“簸箕炊”,若以“簸箕炊”招待,并赠送一把铜仙等硬币或者一大把分角纸币给他,他则非常高兴。

  黄鑫平于1964年病逝,享年71岁。

寻访百年茂名:江湖怪杰黄鑫平

02.mmsk.com.jpg

老街坊介绍黄鑫平的故事

  老街坊常将他比做关云长

  黄鑫平只在必要时刻,才使用大关刀,平时,他最爱使小关刀,砍、挑、拨、拖,飞快如风,百发百中。他练武用的石锁近百斤,他用右手掌穿入举起能甩出三丈远,臂力惊人,能一下子撂倒三四十人。

  在北街采访时,老人们回忆起黄鑫平,还绘声绘色地说起他的武艺与神力。他挥动着大关刀时,真如关云长再世,砍、撒、打、捞、捅、抬、扫、捺、招、拖等十路刀法娴熟,飞如闪电,招式十分密实;他的一个溜脚,可奔一丈多远。他经常在旷地习武练石锁,初练时,一对大石锁在他左右手中分开,慢慢挥动,渐进加速,只见影子晃动,风声振耳,当停练功时,地上条条坑沟如新翻的耕地,直把人看得目瞪口呆,叹为观止!他家中有一口大水塘,他捕鱼均不使鱼网,全凭身上那数口小飞刀,捕获法是:先炒香鱼饵,抛落塘中引鱼浮水抢食,后用绑着绳子的小飞刀击鱼,令人暗暗称奇。

01.mmsk.com.jpg

曾长住高州北街此处

  高州的老街坊常把黄鑫平与关云长联系在一起,岁月如梭,他的真名逐渐被人们淡忘,不明底细的常误解他为关公的后人,因为关老五的口头禅是:“神威能奋武,儒雅更知文。天日心如境,春秋义薄云。”从他的言行中,他的确是以关公为榜样,对人义气真诚,待人接物非常大方,信奉“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虽然自己家里很穷,但黄鑫平常把钓来的鱼送给那些露宿街头的乞丐,在那“人情如纸张张薄”的旧社会,很多人笑他傻,笑他真是“阿戆五”……

  “关五爹出街——流动的药档”

  黄鑫平不但武德佳,而且医风好,受到老一辈高城人的赞誉。他是经历过两个世纪的人,从小就留了辫子,他有一大特征:无论是清朝、民国、还是解放后,他坚持留一条长二尺三寸左右的大辫子,有时辫子不梳理,蓬头跣足,样子怪异。无论春夏秋冬,黄鑫平都喜欢穿着那些古老过时的唐装衫。他十分喜爱这些衣服的四个大挂袋,他平时口袋中装得鼓涨涨的,都是些跌打刀伤的山草药制剂,还有自制的药丸、药酒、药粉、膏药之类。据说,他的前半生不存储银子(民国时使用的银元),他替人治病,不计酬金,不喜欢吃大桌酒席,也不喜欢大面额的钞票,爱吃“簸箕炊”,若以“簸箕炊”招待,并赠送一些“铜仙”(硬币),他则非常高兴。

  黄鑫平帮人医病换来的硬币,几乎全放在那件衫的大口袋中,因此,解放前,在高城有两句歇后语:“(1)关五爹出街——周身有钱;(2)关五爹出街——流动的药档。”

  黄鑫平的儿媳妇毛群英对记者说,公公生前曾对家人说过,学武的人如果不懂医伤,并不算真正的“功夫佬”。据了解,黄鑫平所说的“医伤”其实是伤科学,历史上叫做疡医,民间把伤科医生又叫“功夫佬”,也是说,有“功夫”把人打败,亦要有“功夫”救得人活,才是合格的“功夫佬”!

  民国初年,高州城郊两条村的农民,有一次,为农田争水之事发生械斗,黄鑫平知悉后,马上赶到现场做“和事佬”,及时平息了械斗。在纠纷中,有一位农民被对方用利器和枪击中大腿,一时间鲜血直流,伤口处血肉模糊,伤势十分严重。黄鑫平见状立即从身上掏出一包山草药粉,涂抹在这位农民的伤口上消炎,然后,再取出膏药贴在伤口处,隔日,体内深处的铁粒、烂犁头铁碎片等突出到皮肤处,黄鑫平再用针挑出,几天后伤口痊愈,令人啧啧称奇。

  据了解,解放后,当时高州中医院、养老院等有关部门都想请黄鑫平去当医生,但黄鑫平不愿受上下班时间限制,没做多久就自己跑回家了。

  常用轻功飞过河

  黄鑫平家境清贫,为求生计,年轻时就开始替当时茂名县曹江乡安良堡村人看守山坟。从年轻到中年,黄鑫平都驻在上宫湾附近的山岭,安良堡村人则以该山坟下的几亩山田免交田租送给他耕种糊口。

  上宫湾系鉴江流域的一条支河的拐弯,位于高城北关约二里处。上宫湾的流水碧绿深幽,水深不可测。湾之上游拐弯处有间古刹,为佛教寺庙,至今香火鼎盛。湾之下游处为有名的小函谷关,早在明代,高州知府吴国伦(明朝文学家)就在该处设置关隘,以保高城的安宁。小函谷关不远处有一条环山小径,清代前一直为“北路咽喉”。黄鑫平每次从北街往返上宫湾守坟,都从小函谷关经过,他不绕道远处的桥,而是用轻功“飞越”小函谷关。毛群英说,她结婚回来的几年,公公还在帮人守坟,听别人说她公公轻功犀利,能飞过鉴江,她半信半疑,于是有一次,公公在家里吃完午饭后去守坟,她也跟着去到上宫湾。看到水流湍急的上宫湾,毛群英心惊胆战,但只见公公轻轻一跃,腾空而起,那条大辫子在空中也跟着直飞成“一”字,转眼间,公公已飞到对岸安然站立。“当时走路的人都停下了看他飞过河,不是亲眼所见,我真不相信哩。”

  英雄谢幕:除了传奇还有遗憾

  在上宫湾守坟期间,黄鑫平除了耕种,就是帮人医病。民国时,许多村民为了避免“抓壮丁”,无路可走时就走到黄鑫平山脚下的茅屋处,而黄鑫平对这些难民来者不拒。据北街一位姓罗的老伯说,他有一位亲戚受了枪伤就是黄鑫平医好的。当时,罗伯的亲戚为逃避国民党“拉壮丁”,被官兵跟踪追捕时用“汉阳造”步枪射中屁股,家人偷偷抬着伤者来到黄鑫平的茅屋,黄鑫平恰好外出,待黄鑫平回来时,伤者的伤口已红肿溃烂。黄鑫平把罗伯的亲戚接到自己的居室,用独特的秘方取出子弹,治好了他的枪伤。

  抗日战争年代,高城人纷纷走到乡下躲避日机轰炸,生活动荡不安,许多人患了疮病,红肿溃烂,都会来找好心的黄鑫平,他用自制的药膏给患者贴上,数日疮病即愈。

  据毛群英回忆,公公生前房间和床上都堆满了自制的药丸和用药水浸透过的鹅卵石。毛群英曾询问过公公这些药的用法用量,但公公没有回答。1964年,黄鑫平去世时,家人把一部分药书烧毁了,还有许多药书和两箩筐的药丸药膏等堆放在屋里,那时家家户户白天从不关门,这些药书和药丸药膏被人偷偷拿走了。毛群英说,近年来有不少人到北街寻找公公的遗物,询问是否遗留有药书和武术书,但都是充满希望而来带着失望而去。

  一代怪杰黄鑫平,给人世间留下了不灭的传奇,也留下了更多的惋惜和遗憾……(下)(车杰蓉 黎雄

茂名时空网 www.mmsk.com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打印】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文章排行榜
最新 精华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