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生活
人物
基层
商讯
企业
农业
教育
财经
文体
房产
美食
美景
风情
论坛
电白区地势背山面海,南部沿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拥有漫长..
信宜市是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也是粤西唯一的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市森..
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饮食文化的发展也反映了一个城市文化发展的过程。岭南地区..
滨海
李若棠烈士小传
2009-06-19 12:57:05  来源:网络 【 繁体】 评论:0

  第一次听到李若棠的名字,是在26年前,那时在读小学。清明时节,在潭阪圩的卖柴坡,学校组织全校师生前往拜祭李若棠烈士,当时看到的是一个圆形的土墓,墓前立水泥碑记,上书“革命烈士李若棠之墓”。那时祭扫仪式的一个流程,就是由校长简介李若棠的生平事迹,小学几年间,廖启兰校长反复讲述了李若棠的事迹,于是对烈士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此后20多年间,又断断续续在乡亲口中了解到片鳞只爪。

  2000年初,中共坡心镇党委、镇政府在坡心供电所侧建“坡心革命烈士纪念碑”,将李若棠烈士的骸骨迁葬该处,同年4月碑成,随后举行祭扫活动。活动中,坡心籍老游击队员、离休老干部赖冠华在碑前追忆坡心的革命史,又一次提及了“李若棠”这一名字,加深了我对烈士的了解。

  天资聪颖 早持家计

  1924年,李若棠出生于坡心镇下中坡村的一个贫苦家庭,乳名亚翕。父李寿廷,母何氏,李若棠上有姐下有妹,为父母的独子。李若棠四岁的时候,父亲李寿庭因病去世,遗下李若棠母子相依为命,家境贫寒,一贫如洗。李若棠的母亲人穷志不短,常常节衣缩食,积攒学费供李若棠读书。

  1931年,李若棠进入三育高小就读,李若棠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同时,他个子很高,活泼好动,热爱体育活动,到小学五、六年级是学校的一名排球猛将。穷人孩子早当家,为维持生计,李若棠很小就参加劳动,课余常帮母亲打柴、挑水,并在村边的河溪捕鱼、到圩市拾菜尾改善伙食等,为乡邻称颂。

  嫉恶为仇 挺身而出

  李若棠自小就不畏权势,富有正义感。有一次,正龙乡乡兵奉乡长李XX之命,到乡内各村威逼穷人交壮丁费、人头费,乡亲们大都怒不敢言,更加助长了乡兵的嚣张。这时,十来岁的李若棠挺身而出,愤怒地对乡兵说:“我们已经穷到鐤头吊钩了,连番薯水都没得吃,那能有钱给你们?”乡兵一向横行霸道惯了,没想到年纪小小的李若棠竟然敢顶撞自己,便刮了他几个巴掌,并将他踢倒在地。但李若棠并不惧怕和屈服,站起来继续与乡兵论理,乡亲们见状,纷纷指责乡兵,乡兵只好离开到别处去了。

  中学时光 思想进步

  1939年,原在广州的实践中学搬迁至今坡心镇的山寮,1941年,原在湛江的南强中学,搬迁至李若棠村边的正村山。地下党在两校发展了不少共产党员和革命师生,他们充分利用在农村读书之便,用演讲或文艺演出等形式,向当地的群众积极宣传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血气方刚的李若棠政治敏感,思想进步,常常到场听演讲、看演出,两校师生的宣传对他的教育很大,初步激起他参加革命、抗日救国的情感。
 
  1942年,由于家庭经济难以支撑,李若棠被迫辍学在家。他的母亲觉得南强中学设在家门口,如不让孩子继续上学读完初中,不但对不起求学心切的孩子,也对不起死去的丈夫,于是含辛茹苦,四处举债筹措学费,终于让李若棠考上了南强中学初一就读。入学后,李若棠如鱼得水,在南强中学进步师生的教育下,如饥似渴学习革命理论,初步掌握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道理。

  1943年,又因家庭经济困难,李若棠再次辍学,回到家里干农活、打散工帮补家计。得益于一年的中学生活,李若棠结识了很多南强中学的革命师生,从陈广杰、林凤文同志那里借到很多其他进步书刊,一有空闲就认真阅读这些书刊。悟性极强的李若棠革命理论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他想到平时耳闻目睹的社会现状,引起了他对国民政府的腐败无能、搜刮民财、草营人命、滥杀无辜的罪行而愤慨,更引起他日本帝国主义的憎恨。

  参加革命 死不变心

  1944秋,盘踞在广州湾的日寇,为了配合侵华日军打通湘桂线,鬼子的铁蹄相继踏进了廉江、坡头、笪桥、官桥、梅菉及电白的水东等城镇,到处轰炸杀戮,奸淫虏掠,南路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中共电白县特别支部,为适应武装斗争的需要,决定以城镇学校和部分群众基础较好的农村为重点,广泛发动农民、进步教师和青年学生积极参加抗日游击小组。

  这时,潜伏在南强中学读书的抗日游击小组骨干林凤文,经过对李若棠长时间的考察后,觉得李若棠加入游击队的条件比较成熟,于同年9月介绍他参加抗日游击小组(后改编为“南路解放军电白大队”)。自此之后,李若棠进一步受到革命气节、革命纪律教育,立誓坚决抗日,跟着共产党干革命,死不变心。

  1945年1月,南路特委向向电白县特别支部传达了关于立即发动武装起义的指示。中共电白县特支决定,成立“电白县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一中队”,定于1月27日发动华楼抗日武装起义,当天晚上袭击国民党松华乡公所,并通知李若棠参加。后因敌情有变化,起义时间提前,李若棠到了华楼后,发现起义队伍已被敌人冲散,只得奉命回家待命,在田头屋村隐蔽一个多月,被反动保长猜疑告密,7月16日晚,被正龙乡反动乡长派兵逮捕。

  铁骨铮铮 宁死不屈

  李若棠自知缺乏斗争经验,但陈广杰同志在南强中学时对他说过的“作为一个革命者,不管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地方,都不能出卖同志,出卖组织”话语,李若棠永记心头。

  李若棠被捕后,反动乡长如获至宝,因此就急不可待地连夜审讯。反动乡长先是假慈悲,一见到李若棠时,就皮笑肉不笑地说:“贤侄呀,你这么年青英俊,前途无限啊!”李若棠一言不发,拒绝答问。

  反动乡长接着又问:“你今年多少岁?叫什么名字?”见李若棠不作答。乡长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又换了口气说:“我们都是同乡、同姓、同宗叔伯兄弟,只要老实讲出来,没有什么不可解决,政府不会亏待你的。”李若棠横眉冷对,拒不作答。反动乡长马上凶相毕露,便张牙舞爪咬牙切齿地问:“你什么时候参加共产党、参加游击队的?领导人是谁?有多少同党?快说!”

  早把生死置于度外的李若棠,不管反动乡长怎样威逼,他都挺胸昂首,坚决不答。反动乡长觉察到利诱、威吓对这个铁骨铮铮的青年是无济于事,于是便采用最残酷的刑罚,用铁圈箍手指头,用竹签针钉手指等办法对李若棠施以酷刑。十指连心,李若棠痛得昏死过去。反动乡长又命令乡兵用冷水泼醒李若棠,反复用刑,直至反动乡长感到困倦,酷刑用尽,都不能从李若棠嘴里捞到半句话。

  忠于革命 英勇就义

  反动乡长见不能令李若棠屈服,只好下令枪毙他。正龙乡长养了10多个乡兵,但他们都是为生活所迫当兵的。李若棠从被捕到枪毙不到两天时间里,李若棠受尽酷刑,他视死而归的英勇大义,乡兵们看在眼里,想在心里,良心有所启发,都不忍心去杀害他。反动乡长没办法,只好采用抽签的办法决定刽子手,抽到谁,谁就执行枪毙李若棠的任务。可是抽到签的那个乡兵,置饭碗于不顾,即弃兵而逃了。

  反动乡长暴跳如雷,只好用重金收买一个伪乡兵当行刑的刽子手。1945年7月24日,李若棠被押往卖柴坡枪杀。这个不满22岁的抗日游击小组的英勇战士倒下去了。但他坚贞不屈的英雄形象却永远树立在我们的心中。(琅江懒将

  作者注:
  1、本文根据廖启兰、赖冠华的口述故事,李俊雄的回忆材料,并参考《电白风雷》的相关记载编撰而成。
  2、李若棠的出生年月为民间说法,与《电白县志》的记载有出入,特此说明。
  3、2009年1月6日,根据陈壮伟、李秋洪提供的采访素材,李若棠的堂兄弟李若琨的口述材料第二次修改,谨向上述人员致谢!

上图,李若棠烈士墓碑,现存坡心革命烈士纪念碑前 陈壮伟 摄

茂名时空网 www.mmsk.com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打印】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文章排行榜
最新 精华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