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生活
人物
基层
商讯
企业
农业
教育
财经
文体
房产
美食
美景
风情
论坛
电白区地势背山面海,南部沿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拥有漫长..
信宜市是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也是粤西唯一的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市森..
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饮食文化的发展也反映了一个城市文化发展的过程。岭南地区..
信宜
现代“活雷锋”关昌裕:三十年义务修路扶弱助困
2010-06-28 08:07:50  来源:名升网 【 繁体】 评论:0

现代“活雷锋”关昌裕

关昌裕的部分修路工具

  信宜市北界镇良垌村委会田埇村有一位66岁的孤寡老人叫关昌裕,本来他属于弱势群体,需要社会帮助,然而他却做了许多常人所不及的好事:三十多年如一日,义务修路开路,关爱儿童,扶助贫困。关伯这样一位现代“活雷锋”,在良垌村一带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日前,记者专门前往进行了采访。

  拜访关伯

  田埇村处在大尖峰群山环抱中,山青水秀,是交通的“尽头笼”,与金垌、池洞两镇的山脉接壤。破旧的泥砖房,倚山而立,零星分布,与外面经济腾飞的世界有着天渊之别。据了解,本就200多人的小山村,平时只有留守的老人和儿童,像关伯这般“年轻”的汉子也没几个在家,儿童又没一块平整的地方嬉戏。除了禽叫鸟鸣,小村子显得格外清静。

  在热心村民的带领下,记者见到了传说中的“活雷锋”关伯。只见他头戴竹笠,穿着一身与21世纪格格不入的信宜服装土特产——锦纱和苎蔴织成的粗布短衣裤。关伯手拿工具,正欲出门去修路。记者说:“下雨了,歇下吧!”关伯答:“哈,下雨最好,做多一倍工,流少十倍汗,有大笠帽淋不着。”关伯住的是一间10多平方米低矮狭窄的平房。他说话有点结巴,但是思路清晰。他谦虚地说:“我做的事很平常,众人叫我做傻佬惯了。能为大众做些该做的事我就安乐,在我们这样的地方,如果人人都“精明”,都计较,就做不成事了。我与人不同,他们有家要顾,我一个吃饱全家饱,不顾大家顾谁呀?”一席话,感动得站在门外的村民连连夸他是个大好人。

  接着村民小组长关昌永和几位邻居走进来,一五一十地讲着关伯感人的故事。

  山路情结

  良垌——田埇3公里路,上坡居多,迂回曲折,以前从羊肠小路扩成机耕路,都时有杂草碰头,时有坑坑洼洼,时有石头突兀。关伯从30岁起就用心护理起这条路了,不知付出了多少工夫!有一次塌方,他怕一个人清理不及,影响农用车辆运输,就自掏40元请人一起清理,仿佛道路是他自己的;遇到路基崩塌,还要到山脚河里挑石头砌好。有一次,路面被山洪冲垮10多米,不能通车修路。因是山中村道,没有养护基金,村里的青壮年也已外出,司机们又不够自觉,只是苦了关伯,下河挑了2000多担石头上来填补,路面比原来更坚固了。今年这条路水泥硬底化后,乡亲们还念念不忘这位义务养路人。

  除此之外,关伯总是路见不平就拿锄铲,本来许多道路通与不通与他无关。比如邻村的路,只要他知道哪里受阻,他必定帮忙修好。关伯近年付出劳动最多的路段有:良垌——六云樟埇3公里;田埇——庄垌3公里;大陂头——付阴坑2公里。且说这段山路是承包大山种快速桉的老板和养鸡场常走大车的,关伯大可袖手旁观,但当雨季车轮深陷泥沼时,他又稻草穿针—过不了眼,主动前往修路。老板要给一点报酬,他就是不要,叫吃不吃,叫喝不喝;田埇——东镇文埇的山路被钩机钩了一大截,剩下一段烂尾路,关伯带上铁锤、钢钎、锄头等“行当”,把烂尾路打通兼全线护路;田埇山顶——长岗岭——六云樟埇6公里路,原是两个很窄的放牛路,全靠关伯亲力亲为,斩光杂木乱草一一锄地开辟出来的。他不计时间,一有空就修路,现在终于开出一条能行驶摩托车的山路,方便两村的群众往来。

  关伯义务修路开路到了忘我的程度。他承包过付阴坑山沟里的大片农田,但是他用“情”不专,老是跑去修这路填那路,误了除虫、施肥时间,甚至收割不及稻谷倒伏脱落田里,再请人收割已得不偿失。承包五年,关伯所投资农田的18000元全部亏空。

  村民们说,关伯从来不分严寒酷暑,不管风吹雨打,常常一早出门下午1点才吃午饭,晚上摸黑回来9点用餐,村中长者怜惜他:遇蛇咬或摔伤怎么办?因为他在义务修路中曾受过不少伤痛。30多年来,他耗完了三把坚固的“金鸡”牌锄头,还耗掉了其他数把农具。他幽默地说开这么多路得过报酬“10元”,但这不是犒劳他的汗水和劳累的,而是一位牙痛的路人执意要付给他的草药钱。

  关爱众人

  关伯教育村中的孩子们千万别偷,他种出来的果子、甘蔗、自然会分给孩子们吃,像父亲一样,没有厚此薄彼;他有鱼塘,每次捞鱼大的分给老人们,小的分给孩子们;每逢八月十五都买月饼送给全村公公婆婆,过年时分给村中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20元,这个数目对有钱者来说微不足道,但弱者帮弱者的这一份心就弥足珍贵了。

  村民关昌禄夫妇去海南务工,孩子留守家中,关伯每个星期都给5—40元作伙食或买学习用品;关日耀的妻子残疾,孩子多,家庭困难,关伯每月接济他家的生活费,持续三年,至关日耀家被评为“低保”为止。

  以前什么都得用肩挑,村里的重活少不了关伯,关伯挑200斤的担子晃悠悠就上了坡。有时赶集回来,顺路遇到合适的石头就挑回给村里建房子的人家用。

  改革开放之前,乡亲们饿得慌,关伯开垦了6亩荒山种木暑,他的种植技术高。收获时,别人的每天能挖几百斤,他的一天能拔2000多斤,虽是说每斤6分钱,可该值100元的他只收20—30元。

  关伯一生未娶,年青时想讨老婆又被姑娘嫌穷,中年有求偶者他又不想娶。有一个情节,田埇大山后面有个文埇村,那里有位黄老伯,他的儿子英年早逝,儿媳阿珍又要扶养一双儿女,老伯请关昌裕去帮建房子,阿珍无钱度日,关昌裕就给一些钱和支持孩子学杂费,还利用工余时间上山斩了两百担干木柴给阿珍卖了换化肥农药,阿珍感恩戴德,主动表白愿与他结为连理,可关昌裕说:“行不得,行不得!我帮你家是出于同情,不求回报,更没想过要占你便宜。”一桩姻缘擦肩而过。侄儿培仔在湛江读大学,今年毕业。四年来,关伯无偿资助两万元,不是父亲胜似父亲啊!关伯60岁那年,良垌村委干部列他为五保户,他不依,说他有手有脚,要为国家节约。直至2009年村委会再次劝说:“您老了,别逞能了,到时谁养您?”他才答应办了五保户证。

  扶贫济困

  记者表示疑惑地问关伯:“您做义务修路花费了不少谋生时间,又扶贫济困,经济来源呢?”关伯平静地说:“靠采山草药给人医一些杂症,人家给多少就领多少。”原来,关伯小时候上过四年学,长大自学图文并茂的中、草药书,从30岁起给人治病,病人都是别的患者被他治好病后再介绍来的。远的有茂名、湛江的,如湛江有个患者在城里医治了一年,仍未痊愈,服了关伯的山草药后再复查已基本康复了,于是专程开车前来感谢他。

  而关伯给乡亲治病是免费的,很多人受过他的恩惠。如村里的小学生炳仔被眼镜蛇咬了,伤口红肿,城里的医院要截肢才敢治,炳仔哭求父亲:“让医生锯掉我的手吧!”其父亲苦于无手术费,流着泪带炳仔出街寻医,被骗走了仅有的3000元。炳仔整条手臂的皮肉已溃烂,见着筋骨了。其父原以为被蛇咬这么“大件事”关昌裕是无能为力的,为了保障才去大医院的。当关伯一听说炳仔伤得厉害,就赶去给他施药,伤情一天天好转,不几天就痊愈了,关伯却不收他一分钱。外嫁的关昌球坐摩托跌伤,一个月卧床,关伯送一点自制的跌打酒给她治伤,她三天就能出东镇街逛了。

  拜别关伯,记者感慨万千!伟人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而关伯做到了,平常乎?不平常!长年累月为大众着想,助人为乐,关昌裕确是一位现代“活雷锋”!(吴祖光 车杰蓉 梁超群

茂名时空网 www.mmsk.com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打印】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文章排行榜
最新 精华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