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生活
人物
基层
商讯
企业
农业
教育
财经
文体
房产
美食
美景
风情
论坛
“滨海绿城美丽茂名”茂名首届迎春花灯会效果图茂名首届迎春花灯会简介:展出日期..
云海仙境。通讯员凌木摄金秋冬近,气候环境较为独特的“三华李第一镇”信宜市钱排..
露天矿生态公园成为城市的后花园在一般人眼中,石油化工代表着重污染行业,石油化..
信宜
信宜平塘童子垠小学校长张兰初 一生韶华,只为浇筑那个教师梦(图)
2018-09-12 11:01:55  来源:茂名网 【 繁体】 评论:0

信宜平塘童子垠小学校长张兰初扎根山区 30年


张兰初校长

  扎根偏远山区学校30多年,在漫长的教育长河中,他经历了教育的种种艰辛,体验了教育的酸、甜、苦、辣。他,甘为孺子牛,俯首默默耕耘三尺讲台;他,敬业爱生,嘘寒问暖关爱每一颗弱小的心灵;他,率先垂范,带领师生越过一个一个坎;他,开拓创新,度量学校发展的蓝图。他,就是信宜市偏远山区学校——平塘镇童子垠小学校长张兰初。

  张兰初生长在偏僻的大山,对大山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从小就有一个梦想,立志发愤读书,长大后做一名出色的人民教师,扎根家乡,发展家乡教育事业。高中毕业后,正遇上改革开放的好机遇,他的哥哥、弟弟、以及周边的群众都找到了走出大山之路,落户热闹的珠三角地区。他的兄弟再三请求他一起高飞远走,他坚决留下来,立志当教师,实现他的梦想。1985年,通过民师招考,他如愿当上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分配在本村小学任教。

  挚爱,成就教师梦

  1985年9月1日那天,他重新踏进小学读书时的校门,开始了他新的生涯——当一名普通的民师。校长看到他风华正茂,毫不犹豫地让他担任五年级(1)班语文的教学任务,这对于一个没有受过专业培训的年轻教师来说就像啃到一块硬骨头。他接过校长手中沉重的书本,深入研究教材,聆听有经验教师的课,然后他也模仿着教授了第一堂课。但他很快发现那样讲课是行不通的,叫“满堂灌”,学生根本听不明白。于是他又重新探索教学方法,钻研教材教参。为了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他很少回家,总是留在学校翻阅资料,找教师交流。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摸索出一条教学的新方法:读、想、讲、议、评。针对问题,先由学生读,再由学生想,然后由学生讲,再由学生议,最后由学生总结。新方法行之有效,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激活了沉闷的课堂,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任班级的成绩也逐年稳步上升。1995年6月,他获得了信宜市“教育成绩显著奖”。

  而正当他开心、享受成功喜悦的时候,本校的8名民师就有6名辞了职,到繁华的珠三角寻找新的生活,全校12名教师一下子走了一半。望着空荡荡的办公室,四面透风简陋的校舍,想着一家几口人全靠他微薄的工资支撑,他彷徨了,沉默了。但是很快他就想起他最初的教师梦,家乡虽然贫瘠,但孩子们多么可爱啊!他舍不得孩子,舍不得家乡。他决定不忘初心,再次留下来,扎根这片吐露着泥土芬芳的土地。

  他更加努力了,夜以继日地留在学校钻研书籍,辅导学生,一心扑在教学上。1999年6月,他所任教的毕业班就有一个学生考上了信宜中学——那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因为当时全镇只有两个名额。由于工作积极,成绩突出,2002年9月,张兰初被平塘镇教育办公室任命为童子垠小学校长。他担任校长后更加拼搏,工作中,从无半点马虎,更无半点的虚伪,他以身作则,带领教师真抓实干,醉心于教育教学工作。

  天有不测之风云,那是2002年10月的一天,他的父亲得了重病,他的妻子一个电话打到学校的办公室,哭诉着说:“你的父亲病倒了……”他挂了电话,立即回家。他叫了一个本村的赤脚医生来给父亲看病,给父亲喂完药后,他又匆匆赶回学校工作。就在当晚的半夜,他正在批改作业,妻子打来了电话:“你父亲快不行了……”他扔下手中的课本,拿起手电筒,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家跑去。当他回到家,他的父亲已永远闭上了眼。他的心就像刀绞一般,后悔没有及时送父亲去医院,后悔没有与父亲谈谈心,子欲养而亲不待,他流下了遗憾的泪水。

  事后,他调整心态,化悲痛为力量,又回校继续工作。在他的带领和影响下,个个教师不遗余力地扑在教学岗位上,备课的,上课的,批改作业的,辅导学生的,井然有序,整个校园教与学的氛围浓厚,教学成绩年年上升。2011年获信宜市统测一等奖,2016年秋获镇统测整体第四名。曾在本校就读后考上大学的农村学子层出不穷,如2001年考上中山大学的郭镇,2006年考上华南师范学院的张茜蓉,2007年考上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张世玉,2010年考上广东南方医科大学的张倩红等,打破了村里20年没有本科大学生的记录。

  光阴似箭,30多年过去了,在这30多年中,因为对教师职业的挚爱,对山村孩童的热爱,张兰初校长坚守在山村僻壤,迎来一批批光着脚丫的山娃娃,又送走了一批批有知识有抱负的青少年,然而他却一直在,30年如一日,情怀依旧,守校依旧。岁月,染白了他的双鬓,却也把他从一个愣头青年,沉淀成为一位出色的教育工作者。

  仁爱,铸就师魂

  他爱生如子,对待学生,他就像对待自己的儿女一样。他看到在校就读的张光明同学回家路途远,要走三四公里才到家。于是他天天煮饭给这个学生吃,时间长达半年多。现在这位学生已经在外面工作了,每次回来都不忘探望恩师。他注重学生安全,每逢刮风下雨,都强调班主任要注意学生的安全,如果放学时候下雨,他就到每班课室强调学生注意安全,有必要时,他会亲自送学生回家。平时,他对学生的安全总是放心不下,天天放学后都叫学生注意安全。因此,他任校长以来没有发生过事故,每一批离校外出深造、成就事业的曾经的学生,对兰初校长当年悉心的呵护总是念念不忘。

  除关爱学生外,他还十分关心孤寡老人,每年的“学雷锋做好事”活动,他都会组织师生捐钱、捐柴、捐米等。特别是对邻近的五保户张新贻,总是嘘寒问暖。他从参加教育工作起,每年节日都会为张新贻老人送上几十至一百元不等的慰问金,直到张新贻老人去年离世。而老人张燊贻、陈名生、陈荣业、付红才等人,每逢节日,他也会捎上礼物登门拜访,嘘寒问暖,与老人们促膝长谈。钱物虽然不多,但这些点点滴滴,体现了他为人师表、乐善好施的质朴的师魂。

  他正是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仁爱之心熏陶感染着每一位学生。就在今年8月11日台风“贝碧嘉”来到之时,风不停地刮着,雨不停地下着,瞬间山洪暴发,满山洪水汹涌而来,就像要把他家乡的整座大山吞没似的。这时,他猛然想到离他家有半公里远的两家孤身老人。他先是拨了他们的电话,但打不通,看看时间,快到晚上7点了,天色很快就要暗下来,于是他拿着手电筒,穿上雨衣,快速向他们家奔去。由于那两位老人都住在半山腰,他迎着呼呼的大风,踏着看不见底的洪水,拼命往上走。天上不时电光闪闪,雷声隆隆,他走得上气不接下气。经过10多分钟攀爬,他终于到了那两位老人的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位老人居住的泥砖瓦房进水了,他二话不说,随便拿了他们的两套衣服,嘴里大声说:“快走!”于是拉着他们,一步一滑,冒着风雨,踏着满路的洪水把他们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安顿好他们后,他回到家已是晚上9点钟了。

  用爱,留住老师的心

  童子垠村,由于地理位置偏远,距信宜市区100多公里,经济落后,大量村民都搬迁到珠三角落户。童子垠小学座落在半山腰上,群山巍峨,云雾弥漫,因为大量搬迁,童子垠小学的学生人数由30年前的200多人,减少到现在的30多人。在这间学校扎根30多年,无怨无悔,默默奉献的他,深感留住老师、稳定老师是最令人头疼的事。每年新安排来教师,想到城里的年轻人调到这边远的山区任教,难以安心,为了稳定新教师的情绪,他都热情地把教师请到他家吃饭,用热情招待的方式来打动年轻人的心,让他们留下。自任职校长以来,只要调到他学校的教师,不论本镇的还是市区的都像张校长一样,将青春的热血挥洒童子垠小学。现在与他一起在这间学校任教的教师,最长时间的有本镇的张传锋老师,10多年了,许有老师7年,还有市区的李乃超老师6年,颜飞龙老师3年。这些老师从来没要求调离,一句话就是:跟随了这样的校长——爽!因为这个校长的性格开朗,胸怀开阔。张校长还十分关爱教师的生活,发现老师不开心,就会主动询问;如果经济有困难,他就会慷慨解囊;如果在教学中遇到困难,他就会一起探讨,一起解决。爱,让教师们找到了归属感,让教师们工作做得踏实,生活过得舒心,从此安教乐教,扎根奉献童子垠。

  时光如流水一般,30多年转眼过去了。原来风华正茂,年轻有为,朝气蓬勃的张校长已年过半百,头上也爬满了白发。回顾以往,他高兴,他自豪,因为全国各地都有他的学生,桃李满天下。还有几年他就退休了,他说:守了30年,教了30年,童子垠小学就是我的家,我一定会坚守下去,一定会发出最灿烂、最壮丽的余晖!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吴祖光 通讯员 李俊颖 余绍明 李嫦

茂名时空网 www.mmsk.com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打印】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文章排行榜
最新 精华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