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
评论
游记
散文
诗词
报告文学
都市言情
校园文学
书法作品
绘画作品
论坛交流
茂名时空
高州木刻画传人吴思志
高州美术家十人作品展
方中画禅
报告
【报告文学】在南方这片热土上(许荣波 李悦)
2013-11-15 00:00:39  来源: 作者:  【 繁体】 评论:0

引子

当茂名石化炼油改扩建进入到攻坚阶段时,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我接受了一项到改扩建工地进行采访的任务,采访对象是中石化五建公司茂名工程管理部主任李胜梁。




炼厂有着一流企业的大气派、大格局——罐塔拔地而起,矗天挺立;管线纵横交错,延绵不绝;公路东来西往,南北相贯;高大的烟囱气势如虹,直插云霄……

走进这座钢铁森林,仿佛是走进了一座现代迷宫,让人不由得惊叹,走不了三五步就不辨方向了。我只好给李主任打了一个电话,说我在炼油厂办公楼门前等他。他说:“那好,我过来接你。”

趁有余暇,我给他构思了一幅肖像:高高瘦瘦,脸庞黝黑,经年累月在工地埋头苦干,那背可能还有点驼……

正胡乱猜测,只见一辆工具车来到了我的身边,慢慢停了下来,一个头戴红色安全帽的小伙子,鼻梁上架着一副近视眼镜,脸上黑里透红。他打开车窗,见我四处张望,就问我:“你是许师傅吧。”

“你是李主任?”我疑惑地问。

“对,对,我就是李胜梁。”他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睿智、稳重,浑身洋溢着青春、朝气与活力。

坐上了车,汽车在平坦的厂道上驶。接近改扩建工地,我发现路中间有个大坑,深深凹下去的路大约有7、8米长。我不禁埋怨说:“公路烂了也没有修补。”李胜梁听了哈哈大笑:“这是大件设备运进来时,上面有管线横着,只好刨地三尺,好将设备运了过去。”听了这话,我这才恍然大悟。

不一会,七拐八弯就到了改扩建工地,在工地不远处,是临时搭建的项目部。

李胜梁一边领我往项目部走,一边简要介绍了工地情况。他领我上到二楼的资料室。这是一间比较简陋的房子,只有两椅两桌,靠墙立着一个资料架,上面堆满着各式各样的资料和书籍。

他摘下安全帽,一张黑里透红的脸,脸上有着帽带明显的印痕,目光像出涧的山泉,两道浓眉有股难掩的英锐之气,笑容非常阳光。

他就是我的采访对象,中石化五建公司茂名工程管理部主任李胜梁。

初识李胜梁

李胜梁是湘潭人,家乡距伟人故居仅一步之遥。“唯楚有才,于斯尤盛”,湘潭自古多才俊。近代名人有毛泽东、彭德怀、曾国藩、齐白石、蒋和森、谭政、陈赓等,这些都是人中之杰。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眼前的小伙子,长得高大结实,英俊纯朴,一脸诚实与谦和。

随着交谈的深入,初见的拘束逐渐消失。在交谈中得知他的一些情况:他自小在农村,入学后,对知识充满了渴求。他深信知识改变命运。高中毕业,他如愿考上省城一所重点大学。

2007年大学毕业后,他参加了工作。作别故乡的时候,他看近处的田野、山庄,远处的青山、白云,当下深吸了一口气,他决心在外闯出一片天地来。然后,带着对故乡深深的依恋和故乡挥别。

刚刚参加工作的他是地地道道的无名小辈。经过培训之后,进入了公司在镇海石化的100万吨乙烯项目部。他知道,越是艰苦的环境就越是干事业的地方。

岁月往往能见证一个人成长。他秉承了父辈的优良传统,既能吃苦,又肯钻研。在历经砥砺之后,他的阅历、知识面和视野得到了开阔;技术水平、统筹能力持续提升;对问题具有全面的分析判断能力,具有非常好的组织协调与应变能力,对许多实际问题都能应付自如。项目部的人有什么技术疑难问题总喜欢找他决疑,而他也来者不拒,事无巨细,总能一一解答。因而圭角尽露,迅速蹿红,在五建名重一时。加上他胆魄过人,有股子什么困难也挡不住的劲头,有着惊人的办事效率和处事智慧,能做到别人想做而难以企及的事,因而受到广泛的注目,进而走进了领导的视野。

领导关注的早已不在那一纸履历上,更多地关注有实际能力、有专业知识和奉献精神的人才。而李胜梁恰好兼而有之,符合了所有条件。不久,就接到通知,要到一个南方城市——茂名去,并被任命为为工程管理部主任。到茂名去,其实那也是一种历练。于是,他鞍马不歇,征尘未洗,又踏上征途,时间是2011年5月。

茂名是南方的石化重镇,是一片写满传奇的南方热土,在全国石化行业中颇负盛名。它创建于1955年,以炼油为主,现在发展成为炼油、化工一体化的产业基地。近年来,茂名石化公司经过精细管理,努力打造一流,已让这片热土悄然发生了变化。如今,茂名石化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在全国炼化企业中已悄然站在了前排。设备一流,管理超前,实现了三次跨越性的发展:1996年炼油厂第一次突破1000万吨是第一次跨越,2009年1300万吨炼油改扩建是第二次跨越,这次2000万吨改扩建是第3次跨越,为茂名石化进入炼化一体化的大格局奠定了基础。

发展造就规模,规模促进发展。现在,茂名石化迎来了有史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及早布局炼油、化工一体化的长远发展规划,将产能最大限度地释放,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持续发展的动力。这次的改扩,从2011年初就开始筹划,主要有1000万吨常减压蒸馏、240万吨加氢裂化、10万吨硫磺回收装置和煤置氢等,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届时,这些将会成为茂名石化新的利润增长点,也是茂名石化做大做强炼油化工一体化的一个崭新的开端。

历史,又一次将机遇推到茂石化人的面前。一旦失之交臂就很有可能失时落势,最终被时代远远甩在背后。面对这样的发展机遇,茂名石化人没有丝毫犹豫,他们抓住时机,乘势而上,实施精细化、差别化战略,全面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炼油厂改扩建完成之后,炼油厂将成为最大的产油基地。全国33家大型炼化企业,在南方只有茂名一家炼油厂最具综合性能力和最具竞争力,且优势明显。届时,茂名石化炼油能力将从1400万吨,逐步过渡到2500万吨,在石化行业炼油化工蕴藏已久的产能将获得最大释放,以指标的最先进实现效益的最大化,从而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可以说改扩建是茂石化发展战略中的一种提升,是茂石化腾飞的“助推器”,并且在茂名石化发展、腾飞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所有这些,凸显茂石化人在规模上的发展理念,也足见决策者的气魄、胆略和着眼未来的战略眼光。

但,让谁来担纲这个改扩建的主角,挑起这根大梁呢?茂名石化在众多的投标企业中,目光聚焦到了中石化五建公司身上。五建,是一家在石化系统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企业,无论在人力、物力、队伍建设和施工经验等方面均属首选。于是,通过竞投,最终尘埃落定,将改扩建的重任交给了五建公司。

为了不负所托,五建领导决心将茂名石化改扩建中打造成一个成功的品牌,使之成为展示实力的好机会。不论是从树立良好信誉方面出发,还是从树立自己良好品牌的角度去衡量,茂名改扩建工程的意义都非比寻常。

五建让郭凤忠领衔项目部,项目部设有两个副经理,两个总工。五建将任才用才发挥到了极致,给茂名项目部配备的全是精兵强将。

有道是:“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成就事业的头等大事,时代呼唤人才,人才也造就了伟业,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五建一向提倡:“任职凭能力、待遇看贡献。”事实上,五建人有识才、用才的慧眼和胆魄!五建把茂名石化改扩建的重任交给了郭凤忠,而宽厚豁达的郭总慧眼识珠,一眼看中了聪明、能干、技术精湛的李胜梁,将他从镇海项目部调了过来,让他来领衔工程管理部,为这个年轻的小伙子提供了一个一展所长的空间和舞台。

一路征尘

2011年5月10日,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天万里无云,碧空澄澈,一场改扩建大会战序幕就此拉开。

对于改扩建工程,李胜梁一点也不陌生。早在到茂名之前,就在镇海石化的100万吨乙烯项目部工作过。不同的是,他的角色有了转换,肩上有一种沉甸甸的使命感,这对于他来说是全新的挑战。

所以,一身征尘的李胜梁每天埋头苦干,把吃苦看作是锻造自己的意志和品行的试金石。在施工进入关键时期,他全程投入,忙得不亦乐乎。为掌握好第一手资料,每天一大早他就来到工地,哪里有重要机件组装,有重要焊口焊接,他都亲临现场。他是身在一线的指挥员,施工过程中实施的设计、安装、配套、辅助设备等等,统统都要为之算计。常常要校对各类数据,分析将要面对的种种问题,对施工现状要了然于胸,做到心中有数。为确保工程质量,他经常要蹲在工地上,有时一蹲就是一整天,实行全天候严密盯防,对工程的实施和质量进行跟踪。他知道,石化系统工程是容不得半点闪失,哪怕一丝疏忽,有都可能造不可估量的损失。为防止出现质量问题,但凡管、罐、机、泵、塔等吊装就位或者对接时,他都如履薄冰地抓落实,不敢稍有懈怠。

他做事真可谓认真细致,一丝不苟,哪怕是最细微的变化都难逃他的法眼。前不久,一批弯头运到了工地,他一眼瞥见这批弯头颜色太深太沉。便拿起一个,用除锈锤轻敲一下,凝神谛听,又左瞧右看一会,明白无误地告诉施工人员:“这批弯头材质上有问题,含碳量高,硬、脆,焊上去就裂,不能用了!”

他的话非常干脆利落,带有种无可置疑的权威性。有人见他说得决断,却偏不信,找一个弯头在一个废弃管段上焊上去,果如其言,弯头焊上去后马上出现裂纹。与李胜梁的判断分毫不差。于是,不信者信服了,嘴巴张得大大的,好半天都没法合拢过来。

李胜梁终保持着良好的状态和激情,特别是抢拼进入到最艰难的日子,他来得最早,走得最迟,旰衣宵食。工人身上有多少土,他身上就带有多少灰。眼下,工程进入到收尾时期,确保提前中交,意义非比寻常。能否按时中交,事关一个企业的信誉。我们知道,信誉对一个企业来说是何等重要,一个具有良好信誉的企业,会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这样的发展才是永恒的。一旦信誉流失,企业赖以支撑的根本也就随之荡然无存。所以,他丝毫不敢怠慢,潜心润事,把全副精力放在了工程进度上。

然而,正当工程进度一路凯歌,问题却不期而至。施工的各个环节是靠精确的管理来衔接的,在施工过程中最难解决的是交叉作业问题,这里面事关生产和施工双方。有时,两方工作的性质、责任和目标却不尽一致。抢拼自不待言,你要抢进度,人家的事儿也不能丢下,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必须全面协调。在一切以利益最大化为大前提的情形之下,业主一方断然不会以牺牲主体利益服从局部利益作为代价,如此一来,施工受制已属必然,显然,前路未必会是一路绿灯。

困难就摆在面前,无法绕过去,就只靠自己想法克服。李胜梁深知,施工、生产与安全看起来很难调和,但实则上是完全可以并存不悖的。沟通得好,实施起来不会有什么障碍。于是,他针对生产与施工的形势,很快就拿出了相应的对策,利用生产单位的生产间隙,见逢插针,合理进行施工,把抢拼工作安排得具体而微。在他的努力下,施工进度果然提高很更快。

为了确保施工安全,李胜梁使出了浑身解数,以风险识别为前提,以隐患治理为重点,制定多种制度乃至强制性措施,使之成为让人望而却步的高压线,叫人不敢有所僭越。他们在生产区域内架设起了防护栏,拉起了隔离带,加装足够的安全网、防护板,采取了诸多的安全保障措施,还和各施工单位和分包商签订施工安全、文明施工责任协议近56份,层层把关,处处设防,通过强制度、抓治理、控风险,逐步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安全保证体系。


决战岂止在战场

6月9日的早晨,透过窗户往楼下看,空气中带着阳光的味道,大院那两棵大树上,蝉开始不紧不慢地叫起来。太阳在枝叶间晃动,洒下一地斑驳的影子。看来,这是一个难得的好天气。

我决定对李胜梁进行第二次采访。

当我第二次走进改扩建工地时,他9点钟要开除盐水材料对接会,就由他的徒弟寇艳雯带我到工地采访。寇艳雯是去年的大学毕业生,2011年进厂,直接到茂名项目部,到今年9月份才一年,兰州理工学院的毕业生。

寇艳雯带我走向工地的路上,只见一个老师傅带着几位清洁工在清理现场的废旧材料、垃圾,寇艳雯说:“这位是周义昆师傅,他工作非常认真负责,我们现场施工能搞得这样好,全是他的功劳。”

我看到这位老师傅非常豪爽,敞着喉咙说话,对不遵守规定乱丢乱放的人,不留情面地大声指责。还不时弯着腰,把焊渣、焊条头捡起来,丢进垃圾箱里,工作认真而细致。

对改扩建的事我充满了好奇和新鲜感,一路上不住地问这问那。

寇艳雯总是有问必答,那口才和知识面让我惊诧,她对设备的熟悉程度大概也算得上是专家级别的吧,反正对于很多专业术语我似懂非懂。

我说:“你的专业知识很好呀,不愧是名师出高徒!”

寇艳雯笑着说:“是啊,我师傅对我可严哩,整天逼着我跑工地,有一次我跟师傅爬进塔里看工人定位焊接,他凝神屏息,一蹲就是好几个小时。尽管外面有牛角扇‘哗哗’地往里送风,由于施焊,塔里面依然有种令人窒息的热浪,使里面闷热不堪,像蒸笼一样。我强迫自己去适应,可是不行,太闷,也太累了,四肢百骸像散了架一样,整个人像快瘫下了一样。我抵受不住,只好退了出来,等了一个多小时,师傅还在里面。等他出来时浑身上下都湿透了,湿得能拧出水来。他的脸特好笑,像极了舞台的大花脸,上面全是粉红色的铁锈和黑色的碳粉,鼻子不是像鼻子,脸不是脸的。身上也粘满了锈迹,东一块西一块的。到了外面,顾不上擦把脸就四处找水喝,估计是渴坏了,拧开水笼头‘咕噜咕噜’一气猛灌,末了还直喘粗气。”

此时说起来,寇艳雯还是忍俊不禁,可见李胜梁当时的狼狈情状。

我笑着说:“茂名这地方古称高凉,可非但不高,也不凉,就是热呵。”

寇艳雯说:“是啊,南方就是热得厉害。初来乍到时,我们就感到水土不服,吃一点东西都会上火,动不动脸上老爱长痘。”

“你们西北地表寒凉,吃啥也没事,南方燥热,容易上火,你们应该少吃点辣椒!”

可她一脸不解:“说起来也真怪啊,我们李主任特别能吃辣,他是无辣不欢,一个月能吃一罐辣椒,可你看他脸上,就一点痘也没有。”

她还告诉我,他师傅李胜梁不仅是工程管理部的主任,还兼任团支部书记,别看平常工作挺多,有诸事羁縻,但团的工作却一点也没有落下,并且干得非常出色。她的脸上露出了无比景仰的神情。从她的表情可以看出,李胜梁用人格魅力感染了他周围的人。

说起团的工作,说好做也好做,五建工地上以年轻人居多,这些年轻人大多是大专院校的毕业生,有知识,有文化,易沟通。说难做也难做,开展一项活动要时间,要经费。缺少了这两样,活动往往就难以开展。但李胜梁别辟蹊径,从培养青年人的事业心作为突破点,以事业凝聚青年,用典型激励青年,通过以老带新,拓宽人才培养渠道,鼓励青年人岗位成才。通过这一系活动,逐步培养出一支作风严谨、技术优良、能吃苦、善攻坚的青年职工队伍。经费难筹,他就和上级团组织联系,希望他们能给一线团组织予更多的支持与帮助。

2012年5月4日,正好是“五四”90周年纪念日。公司派来了慰问演出队,进行了一场文艺演出,这场演出另辟蹊径,加入了令人兴奋的元素——在青工之间搭建起一条互动的平台。演员们以浓浓的乡音与大家打招呼,大家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他乡遇故音,都感觉到分外的轻松和愉快,让人感觉在家里一样,现场不光是掌声,笑声、起哄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李胜梁说这次晚会是他平生见到过的最好的晚会。

这场晚会不仅是暖心工程,更是雪中送碳呵。大家一年顶多回去一两次,不能常常与家人团聚,心底总有一种莫名的空虚。在这次晚会上,就像一次特殊的家庭聚会,大家听到了难得的乡音,聊解了思乡之苦,在整个晚会都洋溢着一种狂热和激情。这次演出,凝聚了人心,张扬士气,意义非凡。

参观完工地,我们又回到了二楼的工程管理部。大概15分钟左右,李胜梁回来了。

他的办公室布置简单,除了办公桌,两把椅子就是文件柜了,连一些多余的东西都没有。

“小寇跟你都快一年了吧,她对业务都挺熟悉的。”

“是吗?”听到我的赞扬,李胜梁开心地笑了,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有时候我骂她,她还挺委屈的。那时她刚来,从学校到了工作岗位,算是角色转换吧。不过,她进步挺快,时间不长,工作很快就上手了。”看得出,他对这个小徒弟还是相当满意的。

在李胜梁的办公室里,我看到的一连串看似枯燥无味的数字、数据和一些画着符号的图表而没有其它。但这些是数字无法尽述。在这些枯燥的数据背后,都是些不为人知的艰辛历程。

在此期间,在他办公室里,不断有人进来请示工作,带着许多有形和无形的事。气氛颇有点像战场上的指挥部,而他,颇像一个统揽全局的指挥官。只见他不时地抽出一份份图纸资料,详细讲解每一个步骤和技术要求,来人不住地点头,偶尔询问一下工作的步骤和细节,说话之间,他已经把事情干好。他工作起来得心应手,才小坐一会儿,进进出出请求工作的人就有好几个,这是他每天要处理的一些大大小小的日常事务,涉及到技术问题和文件签发要看了又看,项目部工作的繁忙可见一斑。在整个工作过程中,他处理事情淡定,从容,干脆利落,线条明快,没有一句套话、空话,那处事从容的气度令人肃然起敬。

等他忙完,我才有机会问他:“每天都有这么多工作要干吗?”

他笑着说:“是啊,快要中交了嘛!”

是的,在这短短的十几分钟,让我感受到了决战的气氛。但决战,又岂止在战场?

独上高楼

盛夏,普照万物的太阳,快将大地烤热了。在工程进入了紧张的施工阶段,工地上酷热难耐。但如此酷热天气,却并不对工程施工造成影响。

在一路高歌猛进的改扩建工地上,李胜梁把一颗心完完全全交给了工地。每天在罐、塔上来往穿梭,认真安排每个工艺流程,落实每道工序。太阳照在身上,如芒在背,火辣辣的。对于头顶上的烈日,他全然不顾,身上衣服常常是湿了干,干了湿,背上泛起一大片盐碱。但不管多苦多累,只要直起腰来,在塔上凭风望远,整个炼厂会尽收眼底,胸中会陡然生出一股豪气,精神随之昂扬,再多的劳累也随之消散。

我更想知道他的业余时间是怎样度过的。身在一线,难得有可以独享安静的时光。经了解,我才知道,他自始至终一直坚持看书学习,几年下来,他阅遍了《工程结构学》、《现代施工技术》、《施工机械》、《机械工程》《流体力学》等书籍,从不间断。时至今日,尽管他已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工程专家,但他仍然保持着良好的读书习惯,读书对他来说是件必不可少的事情。在阅读的时候,他仿如老僧入定,将一切繁杂的事务抛诸脑后,专心致志,埋头书堆。

出门在外,还能保持着如此好的习惯,实属难得,诚足让人慨叹。我笑着说:“小时候读书,长大了读书,工作了还读书,这种习惯是你多年一直延续下来的吗?”

他也笑了笑说:“不学习不行呀,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才能进步。总不能将光阴虚掷,让时光白白浪费吧!再说了,积累知识是一件终身受益的事,何乐而不为?”

“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是人生的一种境界,而生命的高度就在于不断挑战自我。人无追求,精神就无所依傍。有志之士,没人甘愿蜗缩一角,坐井观天,让年华虚掷。李胜梁一直视读书为让自己增值的头等大事,是为今后工作作知识储备,他博观约取,不断从读书学习中汲取知识的养分。这是他的底气所在,难怪他能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善于把握大局。

当我的目光再一次扫过桌面上摆着的各种图表,才明白认真好学的人是怎样度过的。这些图表既有有待施工的部分,也有工程进度的标示。他对此可是倒背如流,从他的叙述中也约略想见,在工程抢拼这几个月里,这些工程获得惊人的进度,完全是五建人靠抢拼出来的,个中艰辛,并不是简单图表所能标示得出来的。

我由衷地说:“你们承建的硫磺回收装置工程量这么大,仅用了短短一年时间就建起来了,不容易啊!”

他淡然一笑,说:“这个工程量还不算大,煤制氢装置的工程量比这个大得多了”。他的话语中带着种难抑的自豪。

“煤制氢?”我不知煤制为何物,陡然起了兴致。

“对!”说到煤制氢,他似乎意有所得。看得出,这应该是他的得意之作之作,一旦介绍起来就滔滔不绝:“煤制氢目前正在组建,是在2011年9月18日动工的,现在是土建工程开始,人工挖好桩。工程进度要视乎各方面的配合情况,非人力所为。这套装置是由宁波设计院负责设计的。这个煤制氢其实是个‘三边’工程,边设计、边施工、边采购,其实,我看还应该加上一个‘边’,边拆除,那边有两个旧火炬没有拆除。”

我提议到工地走一走,他说:“好,那就看看去”。

到了煤制氢工地,才知道工程之浩大已超出我的想像之外。

煤制氢装置包括净化装置,气化装置。其主要工艺是把煤磨成浆,通过高温反应产出合成气,再经净化之后产出高纯度氢气。正在施工中的地管最大管径2.4米,此外还2.2米、1.8米等规格,共1100米。一天只能焊两道焊口,其它工序包括工程定位、挖沟、下管、组对等一系列工程,施工程序庞杂、繁复。

难怪在介绍煤制氢时,他脸上难抑自豪之情。这里正进行着前期准备工作,到处都是钢筋水泥,四下里都有人在人工挖桩施工,这里地质条件不好,有一些粉质岩石层,还有少量流砂层,开挖起来相当困难,并且容易坍塌,难度系数非常之高,而需要拆除的旧火炬依然屹立在一旁。这个“四边”工程,操作起来难度不少。

如果和庞大的煤制氢工程架构相比,十万吨硫磺装置就显得微不足道。若非亲眼所见,实难想像它的工程是如此之庞大。

眼前的煤制氢装置施工正紧张有序地进行,10万吨硫磺装置也在施工中,这些千头万绪的工程,就是横亘在他们面前的一道道关隘。然而,他们不仅能抢关夺隘,还能好戏一出接着一出,打造出一个又一个良好品牌。

细细想想,也势属必然。这是一支精锐之师,一支既年轻又富有朝气的队伍。


奉献者之歌

茂名石化的改扩建,以其恢弘磅礴的气势出现在人们的眼前,着实令人惊叹。可以说这是一个奇迹,它将会在茂石化建设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看到茂石化的新变化,我很庆幸有这样一个采访机会,能够让我深入地去了解一个改扩建的建设者。其实,采访一个人,跟读一本书没有什么两样。李胜梁像一部厚重的书,他浑身洋溢着精明强干的气质,对自己的工作有着无可比拟的感情。他觉得,每完成一次施工任务和一项工程,他都有着无限的依恋之情,他端详拔地而起的一座座罐塔,像是欣赏着自己的精心杰作,到了动情处,就会有一种无比强烈的幸福感涌上心头。

采访行将结束,我问他结婚了没有。他笑了一下说,没有,谈了个女朋友。女朋友是山东人,在公司总部工作,但要见上一面并不容易。

我说:“那你们结婚以后,这种状况也不会得到多少改变?”

“是的,像我们五建人肯定是做不了好男人,要做一个合格的儿子、丈夫、父亲很难。”

说到这,情见乎辞,很有感慨。可以想见,像他们这样出门在外,居无定所的人,哪里有工程就到那里安营扎寨。离家之后,自然多了一份牵挂,多了对家乡亲人的念想。在梦里,他常常出现父母在送别自己时,母亲以袖拭泪的情景。每当想起这事,愧疚之情油然而生。可自古干大事不免有所取舍,为了石化的建设的大业,牺牲小我也势属必然。

时光荏苒,忽焉四季,转眼寒暑,他来到茂名已逾四个年头。四年来,在工地上过着的是苦行僧式的生活,他却没有半句怨言,在整个改扩建工程上的日日夜夜,他辛苦遍尝,艰难困险悉数攻克,他领衔的项目,像赋予神力一般,硬是让人挑不出一丝瘕疵。

走出项目部,工地上一派热气腾腾的景象。高大的吊臂奋力张扬着,在扶起一座巨塔,那号子声、捲扬机声、焊接声、金属的切割声此起彼伏。一些工人正埋头切割和焊接,不时有弧光晃动,切割坡口时,射线状和火焰状焊花像节日璀璨的烟花,构成一幅热火朝天的工地画卷。

这是我看到的世间最美的一道风景线,这里的人,这里的事,组合成一曲激扬奋进的变奏曲,那么高亢那么雄浑,在改扩建工地上久久回响。

这些工程建设者不畏困难,顽强拼搏,为茂名石化铺就了一条发展之路。他们在南方这片热土上殚精竭虑,甘冒寒暑,一路闯关夺隘,究竟耐住了多少寂寞?又留下了多少鲜为人知的事迹?没有人为他们细细算过一笔帐,只有他们甘苦自知,但他们仍然一如既往地默默奉献,身后留下一行深深浅浅的脚印。

尾声

采访却结束了,我只觉手中笔拙,份量太轻,还不足以将这样一个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青年的形象描绘出来。既没有鲜花和闪光灯,也没能给他留下多少赞美词句,难以为他增色。但他的扎实作风,广阔的襟抱,身上体现出来的那种难能可贵的气质和品格,工作中展现出来的非凡风采和个人魅力,以及对企业的那种真诚,却深深地打动了我。回顾整个采访历程,我没法子不动容,自始至终都被他的精神感动着,于是,他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就越发显得伟岸。

当离开炼厂的时候,我不由自主地抬头仰望,打量着整个炼厂。只见碧空澄澈,炼塔巍峨挺拔、高耸入云,与蔚蓝色的苍穹融为一体。在绚丽的天空下,改扩建中的炼厂气势恢弘,以南国第一的雄姿横空出世,它承载茂名石化人的强国之梦,昂首跨入中国石化的前列,同时也是茂名石化人创造世界一流伟业在不断拓展、延伸……


Tags:
茂名时空网 www.mmsk.com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打印】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